当前位置: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-d88尊龙官网手机app » 建筑新闻 » 正文

陕西省丨一根桩打烂4台钻机!“西北第一桩”攻坚施工纪实 – 建筑一生-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

春寒料峭,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西南角,赵氏河峡谷间,机械轰鸣、吊臂挥舞,一派繁忙施工景象。在这道堪称“天堑”的峡谷中,陕建机施集团的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,将500多根巨型桩“楔”入地下,为国内复杂地质超长桩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,在渭北高原谱写了一曲建设壮歌。

由陕建机施集团承建的铜川市玉皇阁二号桥及引线工程路线全长5.911公里,项目总投资15.4亿元。其中玉皇阁特大桥“身长”1873.5米。这条“巨龙”能否“飞架南北”首先得打牢基础桩。这里的500多根桩就像“定海神针”一样“扎根”岩层。桩身超长、直径超大、分布超密。桩径最大2米,最长102米,间距仅有2.5米,在西北地区尚属首例,在国内也无经验可供借鉴。

大桥位于赵氏河峡谷,毗邻玉皇阁水库,从谷底到山顶落差100多米,险峻的地势、复杂的地质条件给施工带来极大挑战,前期一家央企打了3根试桩,就直接“撂挑子”走了。关键时刻,陕建机施集团接过了这块烫手山芋。

一根桩打烂了4台钻机

2021年5月,这场攻坚战正式打响。开钻的第一天顺利打进50多米,正当大家铆足劲儿,继续往下“探”时,却在60米处“卡了脖子”,一天最多只能打进5米。到90米的时候经常“卡钻”“砸杆”,打不下去,打一个孔钻机坏了4次,施工现场成了“机修厂”。一个钻杆就得修半个多月,这可把大家愁坏了。
难度就在“看不见的地方”。地勘报告显示地下岩层均匀,60米才“入岩”。经过几次下钻,施工人员发现事实并非如此。这里的地质十分复杂,打到30米就“入岩”,且软硬交错分布不均,硬的像花岗岩,软的像“豆腐”。14号墩处于河道底部,打到12米时就出现流泥层,泥水直往上涌。无法成孔。有的工人说“这里的地质构造就像病人的心电图一样起伏多变”,每天都在提心吊胆。
为了攻破这些难题,他们成立技术攻关组,反复摸索,大胆创新,改进钢筋笼预拼工艺,利用大吨位震动锤、13米的钢护筒等“神器” 巧妙解决了“塌孔、串孔、沉渣厚、水下混凝土灌注”等一系列难题,化解了风险。经过3个月艰难努力,2标段132根桩圆满完工,让建设者们暂时松了一口气。没想到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。

打桩“航母”攻克“西北第一桩”

峡谷西侧,山腰上,一台高28米像坦克一样的“庞然大物”正在轰隆作响。司机老向盯着钻杆前方“定位器”,下钻、提渣、扩孔……格外小心。老向说开了二十多年打桩机,从来没有碰到过这么难打的桩,钻杆降提全凭感觉。这里是大桥主墩位置,基础由45根超长大桩构成,其中最深成孔105.5米,相当于35层楼的高度。此处地质情况最为复杂、施工难度也最大。这意味着钻杆必须穿透70多米软硬不均的岩层,钻头基本就报废了。90米就是“极限”,每增加一米,难度就成倍增加,打到100米时就软成了“面条”,一根桩7天才能打完。常规的打桩机完全“使不上劲”。
老向驾驶的“坦克”钻机xr800e,是陕建机施集团2021年引进的全球最大旋挖钻机,号称打桩界的“航空母舰”,造价高达2000多万元。为提高效率,控制好成孔质量,项目管理人员小张从零起步,两个多月和工人一起反复摸索,终于掌握现场作业要领。他笑着说:“一般项目都是一个人操作一台打桩机,这里是“一群人操作一台机器”。
在这里打桩是“碾子撞磨盘——硬碰硬”,像这样“量身定制”的特种设备还有很多。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,项目部反复摸索,发明了不同类型钻头和钻杆,改进施工工艺,将难题一个个攻克。其中“嵌岩截齿筒钻”就是专门对付硬岩的克星。这种“长牙齿”的钻头装有二十多个像巨型子弹头一样的“斗齿”,打一根桩每天要消耗40多个“子弹头”。

鏖战渭北“天堑”

沟深坡陡,进入天堑,这些超重、超长设备的施工、运输十分困难。在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面前,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。道路无法满足要求,就“挖山”修路,将设备“大卸八块”,钻杆一根一根,用焊好的架子固定在梁场跑车上,分批运到现场。2021年腊月二十三开始,大雪一场连着一场,持续下到年三十,施工现场全被十几公分的积雪覆盖。为了不影响进度,项目部连夜组织人员铲雪、清道。两公里的山道泥泞难行,现场设备燃油、配件全靠人背肩扛。每人每天去工地都要背着18公斤重的“子弹头”。
在这里施工如同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,每打一根桩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。从工序衔接到机械调度,必须见缝插针,“一看天二看地”,除了考虑地质情况,还要提前看好天气“脸色”,成孔后必须及时灌注,一刻不能耽搁。夏季烈日下,现场温度逼近40℃,没有一处阴凉。所有施工人员晒得像“黑铁塔”一样,灰头土脸。桩基施工都在“地下”,隐蔽性高。一根桩16道工序,每道都严格把关。利用超声波对每根桩进行“体检”。“骨架”重达21吨的钢筋笼加工精度达到100%,实现零误差;现场517根桩经过检测均达到ⅰ类水平……
冬去春来,陕建机施500多名建设者历时一年,克服重重困难,最终圆满完成了桩基施工任务。不久,“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”的诗句将在渭北高原这片土地上变为现实。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 凯时尊龙人生就是博-d88尊龙官网手机app » 陕西省丨一根桩打烂4台钻机!“西北第一桩”攻坚施工纪实

相关文章

评论 (0)

本站公众号

建工计算器

网站地图